熟悉国际政坛的人都知道,冯德莱恩一直是出了名的对华强硬派。以前谈起中国,要么跟着美国喊“竞争”“风险”,要么就拿各种议题施压。今年6月份,欧盟刚从中国拿到2582吨救命的稀土,转头她就在G7峰会上指责污蔑中国,称中方“把稀土当武器”,还推动制裁12家中企。在半导体、贸易政策上,她更是紧追美国脚步,美国限制对华芯片出口,她就跟着呼吁欧盟“减少对华技术依赖”,活脱脱一副美方马首是瞻的样子。
可这次联大期间,她跟中方高层见面时的表现却彻底颠覆了此前的固有印象:语气软得不像她,和中方握手合照的时候对着镜头笑容竟异常灿烂,就连外媒都直呼“罕见,太不寻常了”。
(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)
值得注意的是,冯德莱恩的这种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根本不是“突然转性”,背后也藏着战略算计。
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,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,中欧之间还存在很多的分歧。在此次会面期间,中欧双方就把这些问题都摊开讲了一遍。
展开剩余74%中方表示,在今年7月,中欧曾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达成共识,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。但当前国际形势仍在变化,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,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欧保持良好的沟通,在互相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,是非常重要的。所以接下来,中方希望欧洲方面能履行承诺,在和中方合作交往的过程中,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、泛安全化。
这些年来,欧盟可没少做把“经贸政治化、泛安全化”的事情,他们一边喊着要和中国深化经贸合作,德国大众每年从中国赚走几百亿,法国欧莱雅在中国市场销量占全球三成,可另一边又跟着美国搞小动作,把半导体合作跟所谓的“国家安全”绑在一起,限制中企参与欧盟5G建设,甚至因为俄乌冲突,连中国的光伏组件、电动汽车都要搞“反补贴调查”。这种边吃饭边砸锅的操作,让中方非常为难,也让双方合作总隔着一层不信任的玻璃,所以如今中方说这番话很有必要,就是明确告诉欧盟,想和中国合作,就别搞这套。
对此,冯德莱恩罕见语气放软,表示愿意同中方落实领导人的会晤共识,也愿意和中方好好沟通,解决中欧之间的分歧,可以说是给了中方上述诉求一些合理的回应。
(中欧在气候变化领域存在合作空间)
但话锋一转,冯德莱恩即刻向中方提了一个请求,有件事情欧盟也希望能和中国一起干。
冯德莱恩表示,过去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发挥了示范性的作用,所以欧盟希望能和中国在这一领域深化合作,促进各自的绿色转型,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。
这话与其说是认可中国的贡献,不如说是欧盟被现实逼得没辙了,尤其是特朗普的那句“气候变化是绿色骗局”,给欧盟的转型之路添了不少乱。
冯德莱恩心里门儿清,欧盟的绿色转型早成了半拉子工程:想实现2050年碳中和,钱和技术全跟不上。之前他们算过账,全球每年得投4万亿美元才能撑住能源转型,但资金缺口大得吓人。欧盟这边更是焦头烂额,2023年风电装机才16.2吉瓦,连一半目标都没达到;太阳能行业成本涨了23%,很多项目干脆停摆,政府招标都没人敢接。更要命的是,到2030年光建新型电网就得5840亿欧元,这笔钱至今没着落。
而中国手里的,恰恰是欧盟最缺的硬家伙。全球80%的光伏组件、70%的动力电池都产自中国,欧盟想建太阳能电站,绕不开中国的组件;想搞新能源汽车,离不了中国的电池技术。更让欧盟头疼的是美国的不靠谱。特朗普不仅嘲笑气候变化是骗局,还直接退出《巴黎协定》,把这个领域搅得一团糟。
所以这样看来,冯德莱恩这步棋打得挺精:表面是求气候合作,实则藏着一石二鸟的算计。一方面,想借中国的技术和产业链补自己的短板,把新能源项目救活;另一方面,也想借气候这个共同话题缓和经贸矛盾,毕竟中方刚戳了欧盟搞经贸政治化的痛处,现在提合作能显得有诚意一些,说不定能让中方在稀土、制裁等问题上松松手。
(特朗普)
而中方这边,在应对措施上必定会继续走务实的道路,若欧盟真的能放下偏见,中方也愿意联手实现合作共赢,但若是欧盟边求助边给中方设关卡,中方也必定会采取措施进行反制,到时候中欧关系恐怕都得跟着受影响。
说到底,光靠见面时笑一笑根本没用。能把这份友好落到实处,真真正正用行动推进合作,这才是对中欧关系最实在的维护。
发布于:山西省证券公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